政策要点
◎实施工业项目竣工达产激励,对符合条件的竣工投产工业项目,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500万元激励
◎实施工业企业生产增长激励,对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予以一次性激励
◎实施建筑业企业生产增长激励和商贸企业经营增长激励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定向采购激励,对符合条件的工业领域大企业大集团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及服务的予以激励
◎支持培育新业态消费市场主体,对符合条件的新业态消费市场经营主体予以一次性激励
实施工业项目竣工达产激励、实施工业企业生产增长激励……日前,四川出台《关于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新“18条”),其中,“推进企业快速成长”是重头戏。
此前的激励措施有何效果?新一轮接续政策又有哪些变化?记者从采访中获悉,新“18条”仍以“真金白银”推进企业快速成长,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注入更强动能。
提标扩围
激励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强引擎”。此前出台的措施中,对竣工投产的工业项目实施激励,被置于推进企业快速成长的首位。
相比今年4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新“18条”的激励对象从竣工投产重点工业项目拓展到竣工投产工业项目,激励力度从“按核定项目设备(含软件)投资的5%给予激励,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提升到“按不超过核定项目设备(含软件)投资的10%,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500万元激励”。
“提标扩围,是希望能进一步发挥项目的支撑作用和示范效应,激励工业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轮激励措施还特别关注量小质优的项目,“要让政策惠及更多中小企业,进一步调动企业加快投产达效的积极性。”
激励政策的效果已显现。在德阳市旌阳区,德阳广大鑫宏科技有限公司的水轮机通流部件、燃机气缸等8条精加工生产线已全面建成投产,并于去年完成激励申报。“竣工投产激励能帮助企业有效降低项目成本、提升落地效率,也为企业后续发展铺平道路。”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企业正加快抢占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市场,政府的加力支持更坚定他们在未来3至5年内稳步推进设备投资精准落地,走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信心。
接续发力
鼓励企业融通发展抱团出击
实施工业企业生产增长激励、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定向采购激励等,也是新“18条”里的“老面孔”。
其中,为扩大头部企业增长动能,有效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引导工业企业扩能提产,省级财政对2025年度和2026年一季度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予以一次性激励。
“去年激励的52户企业采取‘免申即享’模式,实现7个工作日资金到账,较传统申报模式缩短30天以上。”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受激励的龙头企业将资金用于产能提升和配套培育后,还持续带动产业链“强链补链”,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
“几轮政策都特别强调对企业的需求支持。”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许彦注意到,新“18条”延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定向采购激励,具体而言,省级财政对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工业领域大企业大集团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及服务的,予以一次性激励,单户企业最高200万元。“这有利于缓解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找市场’难题,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带动省内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抱团出击。”
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产值已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超50%。
“政策的出台为企业构建了敢于创新、利于成长的优质生态环境。”华鲲振宇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公司正向完成全年既定目标发起冲刺,新“18条”对企业拼经济稳增长进行激励,更让大家有信心埋头苦干,以技术自主为内核,通过生态协同扩大供给、场景落地激活需求、产能网络保障交付,最终实现“四川造”产品的全球化突破。
推进企业快速成长,新“18条”的着力点之一仍然是重点行业,包括建筑业企业、商贸企业等。此外,支持培育新业态消费市场主体。特别是,对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新业态消费市场经营主体,予以一次性激励,以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新趋势,拓宽消费领域、催生消费创新、拓展内需空间,助力新业态消费市场主体加快发展。
政策要点
◎实施工业项目竣工达产激励,对符合条件的竣工投产工业项目,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500万元激励
◎实施工业企业生产增长激励,对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予以一次性激励
◎实施建筑业企业生产增长激励和商贸企业经营增长激励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定向采购激励,对符合条件的工业领域大企业大集团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及服务的予以激励
◎支持培育新业态消费市场主体,对符合条件的新业态消费市场经营主体予以一次性激励
实施工业项目竣工达产激励、实施工业企业生产增长激励……日前,四川出台《关于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新“18条”),其中,“推进企业快速成长”是重头戏。
此前的激励措施有何效果?新一轮接续政策又有哪些变化?记者从采访中获悉,新“18条”仍以“真金白银”推进企业快速成长,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注入更强动能。
提标扩围
激励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强引擎”。此前出台的措施中,对竣工投产的工业项目实施激励,被置于推进企业快速成长的首位。
相比今年4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新“18条”的激励对象从竣工投产重点工业项目拓展到竣工投产工业项目,激励力度从“按核定项目设备(含软件)投资的5%给予激励,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提升到“按不超过核定项目设备(含软件)投资的10%,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500万元激励”。
“提标扩围,是希望能进一步发挥项目的支撑作用和示范效应,激励工业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轮激励措施还特别关注量小质优的项目,“要让政策惠及更多中小企业,进一步调动企业加快投产达效的积极性。”
激励政策的效果已显现。在德阳市旌阳区,德阳广大鑫宏科技有限公司的水轮机通流部件、燃机气缸等8条精加工生产线已全面建成投产,并于去年完成激励申报。“竣工投产激励能帮助企业有效降低项目成本、提升落地效率,也为企业后续发展铺平道路。”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企业正加快抢占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市场,政府的加力支持更坚定他们在未来3至5年内稳步推进设备投资精准落地,走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的信心。
接续发力
鼓励企业融通发展抱团出击
实施工业企业生产增长激励、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定向采购激励等,也是新“18条”里的“老面孔”。
其中,为扩大头部企业增长动能,有效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引导工业企业扩能提产,省级财政对2025年度和2026年一季度符合条件的工业企业,予以一次性激励。
“去年激励的52户企业采取‘免申即享’模式,实现7个工作日资金到账,较传统申报模式缩短30天以上。”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受激励的龙头企业将资金用于产能提升和配套培育后,还持续带动产业链“强链补链”,支撑工业高质量发展。
“几轮政策都特别强调对企业的需求支持。”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许彦注意到,新“18条”延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定向采购激励,具体而言,省级财政对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工业领域大企业大集团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及服务的,予以一次性激励,单户企业最高200万元。“这有利于缓解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找市场’难题,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带动省内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抱团出击。”
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华鲲振宇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保持强劲发展态势,产值已突破百亿元,同比增长超50%。
“政策的出台为企业构建了敢于创新、利于成长的优质生态环境。”华鲲振宇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公司正向完成全年既定目标发起冲刺,新“18条”对企业拼经济稳增长进行激励,更让大家有信心埋头苦干,以技术自主为内核,通过生态协同扩大供给、场景落地激活需求、产能网络保障交付,最终实现“四川造”产品的全球化突破。
推进企业快速成长,新“18条”的着力点之一仍然是重点行业,包括建筑业企业、商贸企业等。此外,支持培育新业态消费市场主体。特别是,对2025年10月1日至2026年3月31日期间符合条件的新业态消费市场经营主体,予以一次性激励,以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新趋势,拓宽消费领域、催生消费创新、拓展内需空间,助力新业态消费市场主体加快发展。
主管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办公室 承办单位: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507号 蜀ICP备11006040号-4 网站标识码:5100000006
联系地址:成都市青羊区人民东路66号 邮编:610015 联系电话:028-8626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