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四川省加快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发展数字经济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四川是制造大省,也是数字大省,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持续赋能我省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有望成为我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先手棋。为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筑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特制定《实施方案》。
二、重点考虑
一是着力深化系统性制度创新。通过“试点先行—经验复制—全域推广”的渐进方式,破解实数融合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支持龙头企业、产业园区探索数字化转型新模式,鼓励中小微企业通过“专精特新”路径融入融合生态;在重点领域允许“容错纠错”机制落地,通过“政策沙盒”测试新场景、新技术、新业态。同时,强化财政、金融、人才等的集成支持,实现技术创新、产业变革与制度优化的动态适配,为融合提供可持续的制度保障。
二是兼顾产业培育与行业融合。注重核心产业培育,更注重发挥数字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动数字技术在工业制造、服务业、农业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以“十五五”为基准,并衔接《四川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24〕21号),统筹数字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节奏,确保发展路径与国家战略需求、技术演进趋势相匹配。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确保落地见效。聚焦当前我省存在的行业数字化渗透不深、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不高、数字基础设施存在结构性矛盾、产业发展生态不优等主要问题,按照“小切口、快落地、先易后难”的原则,提出三到五年内可落地,且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策,形成激活数字经济全产业链的实施路径。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提出了不少特色方向,有的是全国首创,有的是对前期政策的深化,有的是对先进省市经验的借鉴。同时,广泛听取专家和各职能部门意见建议,进行充分论证,确保各项措施能落地、可操作、见实效。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的内容上,分为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要求。明确总的思路和发展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全产业体系为主线,以完善数字基建、突破关键技术、做大产业增量为着力点,以数据资源为生产要素,以行业数字化为重点应用领域,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到2027年,全省数字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全覆盖,服务业数字化产业链和数字化生态初具规模,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2%以上,形成一批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改革创新举措。到2030年,实数融合发展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数字技术广泛、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建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先行省。
(二)重点任务。围绕行业融合应用、数字产业培育、数字底座强基、服务生态营造、保障机制构建等五个方面,提出15条具体举措。
一是推进数字化融合应用,赋能产业转型提质。主要包括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等3个方面内容。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推动数字技术在一二三产业中深度融合应用,培育典型应用场景,加速产业融合、向高端迈进。
二是提升数字核心产业能级,增强实数融合发展动能。主要包括强化关键融合技术攻关、打造优势数字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领域优质企业等3个方面内容。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引领作用,围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软件与信息服务等核心产业,牢牢把握未来发展“风口”,不断深耕产业赛道,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实现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跨越。
三是建强数字化发展基础底座,筑牢融合发展支撑。主要包括构建数据要素赋能体系、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数字安全防护能力等3个方面内容。着力提升数据的生产供应能力,推动数据要素融合赋能,加快数字基础设施扩面覆盖和改造升级,构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能力和防护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硬件支撑。
四是构建实数融合创新服务生态,营造一流发展环境。主要包括加强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创新拓展数智应用场景、打造开放创新营商环境等3个方面内容。着力强化数字化公共服务供给,壮大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专业型供应商队伍;积极拓展应用场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化转型、安全化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坚持包容审慎监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鼓励率先应用新产品、新技术,加大人才激励与引育,多层次、全方位激发数字经济发展活力。
五是完善实数融合发展保障机制,形成协同推进合力。提出统筹协调推进、强化政策支持、加强监测评估等3个方面的重点措施,推动形成部门合力、政策合力,保障《实施方案》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推进,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