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少敏:四川口罩企业已达30余家,日产量显著提升
发布日期:2020-02-21
信息来源:川报观察
浏览量:
字体:

    疫情尚未消退,复工复产又全面推开。原本就紧缺的口罩、防护服等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紧上加紧。目前,四川生产情况如何?
    近日,记者就此独家专访了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少敏。在省应急指挥部物资生产与要素保障组分工中,他具体负责抓原材料及设备保供。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少敏等去成都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了解投产情况。 


    谈日产现状: 

    口罩日产能超140万,医用防护服突破2000件 


    记者:疫情爆发至今,全国口罩、防护服大扩产,四川情况如何?
    刘少敏:疫情爆发以来,经济和信息化厅按照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部署,坚决落实省政府全力加快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十条措施”,狠抓口罩、防护服等紧缺疫情防控物资稳产、扩产、转产、增产,省市联动协同、全省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省陆续新增数十条口罩和防护服等生产线,日产量显著提升。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口罩生产企业已由原来的9家增至30余家,可生产医用防护服的企业更是从1家增至3家,还有多家正在筹备。口罩日产能超140万,是原有最大产能的2倍多。医用防护服日产量更是由原来的不到50件快速增加,突破2000件。
    尽管短时间内省内自产口罩、防护服等物资还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但在各方多渠道共同努力下,有所缓解的迹象正在显现。

    谈保产保供举措:
    强老兵,扩新兵,抓重点,保源头 


    记者:这么大的日产量增长,是如何实现的?
    刘少敏:全省思路一开始就很明确。简单来说,就是强老兵,扩新兵,抓重点,保源头。
    首先是稳老兵,要全力保障原有口罩、防护服生产企业稳定生产,尽最大可能保障全省及湖北武汉等一线医护需求。大年初二,全省原有9家
    大年初二1月26日,全省原有9家口罩生产企业就全面复工复产。目前,这些企业一方面稳产、满产,一方面积极新上产线,很多企业日产量已达到产能的120%,甚至150%,完全在三班倒超负荷运转,十分辛苦。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四川友邦等企业还主动表示绝对不涨价,十分令人敬佩。
    扩新兵。面对紧缺,很多原来做服装、做日化、做医药、做电缆、做汽配原材料的企业都纷纷转产,开始生产口罩、防护服或相关核心原材料。除已达产的新产线外,目前还有数十台新设备已入川,正在安装或调试。
    抓重点,主要是第一时间,全力保障口罩、防护服、红外测温设备和消杀药品等疫情防控重点医疗物资生产。积极落实省政府全力加快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十条措施”,目前全省已对全省十余户重点疫情物资生产企业安排春节期间加班工资补助300多万元。同时,还正在落实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开展的扩产扩能技术改造,按设备投资额的50%给予补助等。
    保源头,就是力保原材料及设备供应,为下游成品生产企业稳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类似的案例太多了。
    以生产医用口罩和防护服必须的熔喷布为例,在保证成都索玛新材料和鑫昇利稳产、满产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协助四川兴正源和宜宾丝丽雅等企业新上产线,省内熔喷布日产量很快将有望翻番,接近10吨。为保障给这些企业提供充足的聚丙烯熔喷料,成都金发科技等企业积极调整产线,开发新产品供企业试用,目前已通过验收,企业标准远高于行业标准。此外,原本从事电缆生产的乐山市尚纬股份,也积极转产生产口罩用鼻梁架。 




    原本专业生产电线电缆的乐山市尚纬股份有限公司积极转产口罩鼻梁架,2月17日交付首批7000米医用口罩专用压条给多家口罩生产厂。这也是省内首个转产医用口罩配件的电缆企业。 


    谈下一步:
    现阶段重中之重仍是千方百计提高产能产量 


    记者:迅速扩张,日后产能过剩怎么办?
    刘少敏:尽管四川日产量显著提升,但相比国内一些“跨界”大企业大集团,口罩、防护服总日产量仍不算大。疫情之下,复工复产等对口罩等需求进一步放大。就目前情况看,当前仍处于疫情防疫物资保供的关键时期,现阶段重中之重仍是千方百计增加产量。
    当然,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们在产业布局上的一些空白和短板。从现在开始,以至未来很长时间,我们都应该着重探讨、实践如何强产业的统一规划和布局,建立一种“平战结合”的应急生产和收储制度。
    特别是与民生相关的应急产业,如何有序统筹和引导,既可在应急情况下迅速增加产量、提高产能,实现应急保供,又能坚持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相结合,“平战结合”突出重点,有效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