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十四五”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家座谈会在四川省社科院召开
发布日期:2020-12-14
信息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浏览量:
字体:

12月12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成都市社科联(院)、四川经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推进‘十四五’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在四川省社科院举行。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主持会议并讲话。成都市社科联(院)党组书记、院长、省社科联副主席陈蛇研究员,四川经济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李银昭,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总裁(CEO)汤继强教授,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经济研究所所长蒋和胜教授,成都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姚毅研究员,成都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常晓鸣副教授,成都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卢阳春教授以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盛毅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克俊研究员、金融与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魏良益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作精彩发言。


李后强: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国家重大战略调整期,是四川发展的重大机遇期,也是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重大提升期。“十四五”规划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科学判断我省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总体来看,四川基本完成一次现代化任务,开始转入二次现代化轨道,正朝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迈进。但由于四川发展不平衡,发展阶段多样性和发展任务多重性,对阶段性特征的判断和对机遇挑战的分析要把总体与分类相结合,把站在全国角度与立足我省实际相结合。

四川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没有迈过高峰点,目前仍然是全面向经济强省跨越的攻坚期、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期、“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格局定型期、实现产业体系成功转型的关键期、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全面启动期。四川面临的主要机遇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机遇、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带来的特殊发展机遇、新技术应用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和投资消费迅速成长带来的市场机遇。四川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对经济运行带来的新挑战、要素在行业和空间上优化配置带来的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带来的挑战、一些突出矛盾和新问题带来的挑战。

全面落实四川“十四五”规划,要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实现赶超发展。特别是要把交通优势转变为成本优势、把开放优势转变为合作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为资本优势、把创新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一是要坚持理念思路创新。四川最重要的思路是“要致富先修路”,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和经济圈,突破盆地困境,把对外开放放在首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结合,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全面落实。要把四川放在国内、国际进行横向比较(地位、作用),对标对表对项,要建设农业强省(擦亮金字招牌),生态大省(黄河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要建设“长江上游经济带”(延上游、通支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要综合测算,GDP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坚持空间布局创新。要立足国土省情,突破“四川胡焕庸曲线”或者“四川横断山线”(大致是从九寨沟到米易的曲线),实施“四川西部大开发”。要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下,突出“成都都市圈”极核作用,高度重视绵阳科技城能量释放,大力支持“环渝经济带”(广安、达州、巴中)发展,把成都“东进”与重庆“西拓”结合,坚持一盘棋思想,在川渝接壤部位建立融合发展试验区。大力推进城市圈建设,以城市圈建设统领全省经济区要素配置,尽快建成多个全省产业新城。把成都建成国际消费目的地和世界文化名城,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引领效应。三是坚持功能优化创新。要树立“功能决定效益”思想,建强主干、壮大多支、干支联动。把主干由成都一家拓展为“成都都市圈”,推进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化,发挥外溢效应和带动示范作用,加快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多支”要做大做强,特别注重培育“副中心”,可以“一主多副”,在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和川东北经济区分别形成全省经济副中心(至少是三个副中心)。四川经济副中心GDP值应该达到成都GDP值38%(不是3000亿元)以上,并且要保持此比例同步增长。组合宜宾泸州共建“川南新区”。把安宁河谷建成四川新粮仓,大力推进乌蒙山区建设。乐山、雅安、凉山联合开发“大渡河大峡谷”,构建文旅深度融合试验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是好战略,关键在交通网络密度和速度的提升。四是坚持产业重构创新。要树立“产业强省”思想,突出科技赋能和数字赋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老树开新花”“新苗早开花”。大力发展“芯屏端软智网”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大数据、区块链、5G技术和超高清视频等数字经济方面力争“换道超车”,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高端制造、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方面尽快抢占制高点。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大力推进工业“5+1”、服务业“4+6”、农业“10+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突出“有根产业”和“本土化产业”。突出白酒、川菜、川药、水电、钒钛等从自己土地长出来的“有根产业”,突出电子、化工、光伏电、重装制造等从省外引进消化创新的“本土化产业”。产业布局应“以传统产业提升为主、以新兴产业生根为辅”,比例为62:38(旧:新)。疏解成都生产型功能(主要是制造业特别是化工),大力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认真探索公园城市理论根脉和推进路径,突出二三线城市商贸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三州要发展植物药业、特色农业、高效牧业、珍奇林业,推进旅游、文化、食品、清洁能源(风、光、水)能级提升,把稳定与发展有机统一。成渝之间的一体化和融合发展,关键在差异协同、产业细分、各有特色、资源共享。五是坚持治理方略创新。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坚持问题导向、基层导向、利民导向、发展导向、结果导向,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四川,让群众安业、安居、安康、安心,以达到安逸巴适的最终目的。四川是天府之国,也是多灾之地。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四季防地灾、全年防地震。要彻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重点是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提升。主要在党建、法治、德治、社区治理、智能化管理、服务型政府、数字化赋能、自然灾害防控等方面合理布局重大项目。把宏观管理转化为专业治理,把条块分割转化为协同融合,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城乡基层是国家治理最末端,服务群众最前沿。治理重点在城镇。充分放权,调动基层干部和企业家积极性、创造性,激活内生动力和活力。树立“企业家也是先进生产力代表”和“企业也是创新主体”思想,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在法律边界内放宽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和处罚。

陈蛇:

要实现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成都作为国际门户枢纽、中国经济第四极以及四川主干城市的重要作用。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不仅要当好“火车头”,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动车组”联动作用,要扎实推进涵盖重塑经济增长空间、激发消费活力、增强产业功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居民收入快增长等在内的务实举措,提升成都“主干”对“各支”的新极化与强辐射能级,引领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着眼于承载国家战略,重塑经济发展新空间。成都要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总揽,优化城市经济地理空间,优化区县城市功能分担,逐步形成契合国家战略需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建好成都都市圈,增强我省“主干”引领功能,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循环;以借力国家战略势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战略落地,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国内大循环贡献成都力量,为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新的增长空间做出新贡献。二是着眼于激发消费活力,启动内需增长发动机。成都要以增加政府公共消费的方式,扩大有效投资,尤其是新基建,保市场主体运作、保居民就业和增收,形成经济循环的内生动力;优化供求结构和制度变革,更加普惠地、更多层次地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拓展新兴消费场景,不断形成更具活力的消费新增长点;打造家门口的消费场景,提供居家便利,刺激终端消费,为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内需潜力做出新样板。三是着眼于增强产业动能,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成都要聚焦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布局前沿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做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工作;聚焦未来经济趋势,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聚焦产业管理机制创新,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确保产业稳定、高效,为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产业新动力做出新示范。四是着眼于提升主体能力,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成都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最佳实践,打造对市场主体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效激发国有企业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有效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为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做出新表率。五是着眼于实现美好生活,促进居民收入快增长。成都要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把稳就业摆在“六稳”工作、“六保”任务的首要位置;坚持房住不炒,减轻购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抽水”作用;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为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做出新典范。

卢阳春:

我省应更高效地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区域最优配置,促进科技创新水平处于不同位置的地区协调发展,整体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实力,使成渝地区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常晓鸣:

发展本身在市场的变化中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十四五”期间,成都市的定位应该是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性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魏良益:

四川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系统谋划与分步实施,做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

李银昭:

结合此次座谈会上大家的发言,接下来,《四川经济日报》将围绕中央和省委的经济工作重大方针政策,抓住媒体准确、快速和深度反映报道的宣传功能,主动联系并依托各领域专家,开展前沿思考和实践观点分享讨论,并就持续助推四川经济的发展尽一家主流媒体的应尽之责。

盛毅:

我省“十四五”发展时期的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用机遇难度增大,应对挑战的难度显著上升,要对进入现代化轨道的先天不足、对产业转型面临的困难、对创新能力提升的困难、对人口集聚的难度、对稳定就业率的难度等“十四五”发展环境面临的诸多困难有更加充分的估计。

蒋和胜:

制约四川省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应坚持发展数量与质量相统一、存量调整与增量扩张相衔接、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同步。坚持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先行,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靠技术和人才,建立差异化的高质量指标考核体系。

张克俊:

就“十四五”四川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任务,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应把畅通城乡大循环作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方面,进一步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姚毅:

我省必须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强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改革研究和谋划,构建面向未来的战略竞争优势。在市域层面,要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稳步推进城市发展动能转换;在区域层面,要以跨区域产业生态圈为牵引,推动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动实现由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在全球层面,要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国际竞合新优势。

汤继强:

改革和开放把内陆腹地变成对外合作前沿,科技创新提供了发展动力源泉,软硬环境改善升级了区域发展生态系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筑起多重机遇叠加的巨大发展预期,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重磅赋能,直接把四川推进到了高质量发展的“双城时代和西部时间”。

四川“十四五”发展应该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东风凭借力,抓牢新机遇。要抓住“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干多支 五区协同”等重大战略历史性交汇叠加的重大政策机遇,也要抓牢西部陆海新通道、川藏铁路、沿江高铁建设以及天府机场等重大项目机遇。要用好战略势能和发展动能,开创四川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新位势、区域新能级和发展新格局,成为新时代国家政治经济回旋空间和重要战略支撑极。二是直面真问题,发挥真优势。必须弄清楚四川发展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交通历史欠账多,区位优势不明显,补短板、锻长板任务艰巨等真问题,发挥好主观优势,特别是川人敢打敢拼的使命感和聪明勤劳坚韧的精神内核以及求新求变求进的进步理念,发挥好客观优势,尤其是底蕴深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以及生机蓬勃的城市动能。三是挑战复杂性,坚持系统论。四川发展需要应对省内均衡发展的复杂性和国内区域平衡发展的复杂性,不限于一城一地数据变动偶有升降,不拘于一时一刻某个指针变化波动,更加科学制定发展目标规划,坚持系统论,实行分类指导、分类考核,实现动态均衡,保持总体跃升。更加主动融入双循环,更加深情唱好双城记,实现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四是向西是高地,向南谱新篇。四川有着极好的西向南向合作的基础和区位条件,特别与东盟贸易额占全省外贸值的三成左右。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更为四川对外开放提供重大利好,有利于推动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优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商品、技术、服务、资本等要素流动,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更加有利条件。

李后强作会议总结时讲到,从与会者发言可以看出各位专家调查深、思考深、论述深、功底深,特别是体现了角度新、观点新、素材新和建议新,座谈会彰显了务实、求实、扎实和朴实的作风品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