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东兴区 提升城市能级 全面开放加快成势
发布日期:2021-01-21
信息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浏览量:
字体:

每一个五年,都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十三五”期间,内江市东兴区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全区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每一个五年,都是一次重要跨越。“十三五”期间,东兴区频频展现新亮点。省级经开区成功创建,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荣获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区、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和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区称号,3783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起步良好,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加快成势。

每一个五年,都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启幕。内江市东兴区,这座正处于川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重大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演进关键期、新的经济增长点重要培育期、补短板强弱项攻坚黄金期的城市,将继续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增强新动能

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深冬时节的阳光分外喜人。日前,记者在中农联·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农特产品电商物流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工人各司其职,正在从事梁板钢筋绑扎、模板加固等作业,现场忙而有序。

“10月中旬,一期项目中涉及的果蔬交易中心、农特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冷链交易中心正在进行三层结构施工,明年1月下旬将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该项目工程总监袁龙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一期项目建设任务已完成接近80%,预计2021年9月项目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据介绍,该项目位居东兴区椑木新城,是新产业经济发展浪潮下的民生桥头堡工程,凭借川南供销大平台的区位优势以及川渝铁路交通网络的便利,中农联·云仓农商城将以产业强农,以农业兴城,助推内江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

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东兴区再次斩获重要战果——在2020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东兴区成功签下投资额达13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德海德堡啤酒项目,让这个地处成渝之心的城市再添发展动能。

摊开东兴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密密麻麻的道路路网。

从空中俯瞰东兴区,一条贯穿东西的汉安大道如同“龙骨”,撑起东兴区的城市版图。不远处,内江至大足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正酣。该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有利于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加快沿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届时,大足到内江的高速公路里程将由目前的90公里缩短至50公里。

聚焦新产业

打造东兴经济增长新引擎

1月16日,虽是周末,内江东兴经济开发区仍一派繁忙景象,四川鸿宇恒创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订单不断。

“每分钟可生产两根4.23米的管材。”四川鸿宇恒创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廖厚俊说,自今年11月开始试生产以来的80天时间里,产值达1700万元,可谓是供不应求。

“从开工建设到现在,一切都很顺利。”说起入驻原由,廖厚俊感受颇深,“作为东兴儿女,家乡越好,我们越好。”

2019年1月25日,内江东兴经济开发区获批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20年,园区销售收入达31.03亿元。

与此同时,东兴区的四川菲德力制药有限公司也欣欣向荣。该公司前身系内江生化制药厂,已历经30余个春秋,以前公司以普通化学药物、中成药为主,缺乏核心竞争力。

2010年开始,得益于东兴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多项优惠政策,该公司逐步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该公司生化原料药和生化成品药占销售额的70%,复方胃蛋白酶颗粒和人工牛黄近三年销量全国第一。

回首这五年,东兴区以提质增量为主线,以园区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重点发展以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制造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积极培育以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新能源和大数据为重点的“四新一大”产业,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东兴区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22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8%,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五年来,东兴区坚持以“四新一大”产业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先进制造强市“三百行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以新明塑业、菲德力制药等企业为代表的“四新一大”产业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为67.1%,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构建大格局

三大攻坚战纵深推进

新年伊始,满山遍野的柑橘长势喜人,东兴大地处处一派丰收景象。

“我之前就在家里种庄稼,自从把土地承包给合作社后,我也跟着来到了合作社工作,每年都有一万多的收入。”得益于东兴区双才镇高屋村上的扶贫产业项目,今年68岁的陈林终于不再“靠天吃饭”,他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十三五”期间,在脱贫攻坚战中,东兴区3783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退出。助推12.92万亩农田、4个万亩产业基地等项目建成,成功带动9645户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约6.9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00多公里,为贫困村新建了蓄水池、石河堰等;实施贫困户危房改造4792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1113户;开展暖冬助学资助贫困留守儿童等项目,寄宿生生活补助和教育资助92989人。

漫步东兴区,碧树红花相掩映,青山绿水共为邻。

“十三五”,也是东兴区越来越美的五年,东兴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丽。

在将“绿色”作为保障城市永续发展的首要前提下,近年来,该区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扎实推进,环保基础设施补短板成效显著,困扰40年的“牛棚子”片区突出环境问题彻底解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中,该区亮点纷呈、可圈可点,交出了一份高标准的环保成绩单。

大千园旅游景区、小青龙河休闲绿道、清溪湿地公园、花萼湿地公园、长江文化旅游园区等,更是为东兴区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宜居环境,并且利用高铁半小时经济圈优势,吸引成都、重庆地区的人到内江消费,打造成渝经济圈绿色养生基地,在时尚的都市里享受一片自然与宁静。

此外,“十三五”时期,该区地方政府债务指标稳定在合理区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

立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规划,该区继续坚持“两个加快”目标定位,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四地五区”,全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东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