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四川省先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11-07
信息来源:宣传教育处
浏览量:
字体:

川经信宣教〔2025〕200号

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24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川人社办发〔2025〕38号)要求,推动全省先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高质量推进,现将全省先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聚焦全省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和17条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技能人才需求,面向企业职工、失业群体、就业重点群体,开展先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者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乐业。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完成先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以上(年均5万人次以上),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质量高效、评价科学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技能人才支撑。

二、培训对象

先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重点对三类人员开展培训。一是企业职工,特别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具有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需求的企业职工;二是失业群体,主要是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失业后需要重新转岗到其他制造业相关企业就业的失业人员;三是就业重点群体,主要是高校毕业生、转业军人等有在制造业领域企业就业意愿的未就业人员。

三、培训内容

聚焦我省电子信息、食品轻纺、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六大优势产业,围绕四川省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高端能源装备等17条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开展先进制造业领域相关职业(工种)技能培训。

四、培训任务

全省先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采取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分层分级组织实施。通过省本级职业技能示范培训,打造一批样板,引领市县两级开展培训。

(一)省本级职业技能培训。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方向新职业、新工种,以“揭榜挂帅”等方式,每年开展示范培训120人次左右,通过示范培训固化一套实施程序、编制一门培训教材、完善一套评估考核办法,示范引领带动全省先进制造领域职业技能培训整体提质增效。同时,聚焦17条重点产业链,针对急需紧缺、关键稀少且培训质量和实训条件要求高的职业(工种),每年开展集中培训2000人次以上,解决因少而散带来的培训难、交流窄、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二)市县两级职业技能培训。各市(州)、县(市、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链和各地优势产业链发展,结合企业(园区)用工需求、岗位能力提升需要、失业群体转岗再就业需求等,分级分类开展技能培训,每年完成培训4.8万人次以上〔各市(州)重点培训产业方向详见附件1〕。

五、培训形式

先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是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根据培训目标、对象、内容及资源条件灵活组织实施的技能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

(一)企业自主培训。充分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生产制造技能需求和岗位员工技能短板,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相关培训。通过“师带徒”“老带新”等模式直接在生产一线开展的“一对一”培训;利用企业内部场地、设备,邀请内部技术能手、能工巧匠或外请劳模工匠进企业开展“理论+实操”的内部集中培训;安排员工在不同岗位轮岗实践,提升多技能复合技能的轮岗培训;组织技术骨干、关键操作手、工匠苗子等企业需要、发展潜力较大的技能人才到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等交流培训。

(二)校企合作培训。企业与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合作,整合双方资源,开展企业提出技能需求,院校定制课程,学员毕业后直接入职的订单式培训;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的同时到企业实操实习,或企业员工到院校系统学习理论知识的“新型学徒制”培训;企业提供设备、技术支持,院校提供场地和师资,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实训。

(三)机构集中培训。由院校、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等具备培训资质的社会组织,针对特定职业(工种)开展集中培训,以提升职业技能水平、考取更高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六、组织保障

(一)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各级经信、人社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围绕既定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共同推进先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及时沟通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阻力瓶颈,实时更新培训相关数据信息,确保各类问题困难得到及时有效解决。要强化信息互通共享,确保培训工作兼顾产业需求和就业导向。​

(二)规范资金保障使用。严格按照《四川省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相关资金管理要求以及本地相关培训管理规定,对符合条件且按要求组织实施的培训项目,依规落实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其中,省本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根据培训项目、实施主体、班次安排等实际情况,分别从省本级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由承训单位训后根据资金来源渠道,按程序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或经济和信息化厅申请;市县两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从本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就业创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以及部门培训资金等统筹保障,指导企业充分利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开展培训。

(三)严格承训机构遴选。依据承训机构的资质条件、师资队伍水平、场地设施状况、教材课程质量、工作业绩成效、安全生产管理等要素,优选承训机构开展有关培训。积极发动具备实力的企业培训中心、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公共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就业训练中心等机构参与培训工作。

(四)完善评价考核机制。以全省补贴性技能培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将培训满意度、训后稳岗率、技能证书获取率、就业率等作为先进制造业领域技能培训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定期组织开展绩效评估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培训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加强培训质效跟踪与成果运用。同时,通过将先进制造业技能培训相关指标纳入重点企业、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等评价体系,引导和鼓励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加强技能人才培养。

七、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充分认识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的战略意义,专题研究部署,细化责任分工,扎实推进落实。为加强调度联络,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于11月10日前将培训工作联系人统计表(附件2)和盖章扫描件发送到指定邮箱。

(二)开展需求摸底。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要立足当地产业发展需求,充分调动县(市、区)经信部门和企业、职业院校、行业组织,继续落实《关于开展先进制造业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需求摸底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微信扫描下述二维码,开展培训需求摸底填报工作。

(三)高效组织实施。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人社等主管部门,按照总体目标任务分解细化,狠抓落实,并于12月20日前将2025年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附件3)发送到指定邮箱。同时,按要求填写相关系统数据资料。

联系人:

经济和信息化厅宣传教育处 万思刚,19102800350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 郑月,028-86113042

电子邮箱:scjx_220@163.com

附件:1. 2025—2027年市(州)先进制造业领域重点培训产业方向

      2.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局联系人统计表

      3. 2025年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统计表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11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