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1261号建议办理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8-11
信息来源:医药产业处
浏览量:
字体:

川经信建议〔2025〕82号

王明雯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立完善我省高端医疗器械发展支持政策体系的建议》(第14041261号建议)收悉。经商科技厅、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等相关部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动创新产品研发”的建议

目前,省内拥有成都交子远洋医药健康股权投资中心、四川交子梧桐生物医药股权投资资金、资阳临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医药领域专项基金20余家,总体规模超150亿元,均专注医药健康产业领域。科技厅通过重大科技专项和医药健康产业链科技攻关,支持了“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器开展”和“儿童感染性疾病多重病原即时检测系统研制”等医药器械研发;经济和信息化厅支持流式精子分析仪等24款医疗装备入选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目录,推动16家单位入围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揭榜挂帅,6家单位取得最终优胜。省药监局持续优化创新产品审评审批政策支持体系,实行“重点项目跟踪制”,“一对一”提供研发、检验检测、注册、生产上市等全过程服务。目前,已组织3批次共93个产品纳入医疗器械重点服务项目清单,已有58个注册获证;支持2批5个产品纳入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审评前置重点跟踪范围,2024年新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513个,其中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76个、同比增长155%。编制《创新医疗器械研发流程参考指南》,推进医疗器械领先用户社区建设,组织多场“论见川药”主题活动,并联合重庆市药监局共同发布《医疗器械稳健参数设计应用指南》。 

下一步,省级相关部门也将继续推动重大科技专项和医药健康产业链联合攻关,加大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研发支持力度。四川先进制造投资引导基金将联合社会资本组建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专项支持我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二、关于“加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建议 

教育厅持续深化“产学研医用”协同创新机制,支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发挥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优势,推进“医工交叉”学科建设。聚焦医疗器械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围绕医疗器械发展需求,培育省级校医企联合实验室、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特色平台,依托西南科技大学科技园、成都中医药大学等省级载体,将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优势资源紧密结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校企协同创新体系。 

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共同推进四川省推进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工作,发布了首批创新医疗器械试点名单,支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牵头,中南大学湘雅三院、电子科技大学等10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的40个医工联合体。推进心脏电脉冲电场消融仪、单光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SPECT/CT)等40款创新医疗器械建设临床应用场景。支持华西精创有源医疗器械中试平台获批国家重点培育中试平台,携光体外诊断产业中试平台等6家单位入围四川省制造业重点中试平台名单。推动医用高活性修复材料攻关及应用等医疗器械项目纳入省级“企业找技术”双向揭榜挂帅榜单。 

下一步,省级相关部门将共同加大产学研医协同,支持建设省级医企联合实验室、产教融合基地和应用场景,加大相关平台培育力度,持续开展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促进医疗器械“研发设计—临床评估—试点应用—迭代升级—辐射推广”全链条创新发展。 

三、关于“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创新生态发展”的建议 

2024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医药健康产业链作为15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明确由分管省领导为链长,省卫生健康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等部门协同的产业链工作机制。出台《协同推进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了《四川省医疗器械产业链专项工作方案》和《2025年四川省医药健康产业链工作要点》,梳理医疗器械产业链“一图三清单”。搭建“金融家、企业家、科学家”三家融通创新发展、医工融合、供需对接、“论见川药”、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等常态化产业链交流合作对接平台。创建了资阳口腔医疗器械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成渝地区生物医药集群成功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全国第六个、西部唯一的医药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下一步,省级相关部门将支持企业创新驱动,积极向国家推荐新型生物医用材料、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国家医疗器械领域揭榜挂帅项目。推动科研机构、重点医疗机构、行业组织等实施企业找技术、成果找市场“双向揭榜挂帅”,“创客中国”医药健康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共建医疗器械产业良好创新生态。 

四、关于“完善创新奖励评价体系”的建议 

科技厅出台《科技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九条政策措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中试研发和成果转化、优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加速创新成果在川转化。推动成立超50亿四川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促进多功能智能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及系统、儿童下肢步行外骨骼机器人等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示范。印发《四川省科技英才领航工程实施方法》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通过《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对自然科学类、技术发明类、科技进步类项目进行资金奖励。省委组织部注重加强“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等人才计划实施,对产业高层次创新人才予以资金资助、生活保障、子女入学等全方位支持保障。经济和信息化厅等8部门出台《四川省推进创新医疗器械融合应用试点实施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医工联合体建设省级医企联合实验室、产教融合实训项目。对优质产品积极推荐至首台套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在申请配置相关设施设备、申请相关收费项目和纳入医保支付时予以优先支持。对试点医疗机构,按照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给予奖励,贡献可作为职称评定、岗位等级晋升、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参考。 

下一步,省级有关部门将加强政策联动,对创新成果在重大科技专项、首台套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落实好天府峨眉计划,加大人才保障,共同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我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冯镍;联系电话:028-86266037)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5年8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