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404号提案的复函
发布日期:2024-04-25
信息来源:规划发展处
浏览量:
字体:

川经信提案〔2024〕8号

王晖委员:

感谢您对四川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成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路径的思考》(第1404号提案)收悉,我厅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总抓手,作出“支持成都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做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科技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国际门户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重要部署,赋予成都“建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使命任务。近年来,我厅积极推动成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成都融入工业兴省制造强省建设。成都近十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2,制造业城市综合实力排位全国第9,获评成为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023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工业经济迈上新台阶。

一、关于“聚焦支柱产业的重点产业链来打造”建议

一是推动成都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成都把先进制造业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干支撑,聚焦特色和优势,做强做优做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五大支柱产业。2023年,成都市五大产业制造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38万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77.9%,较2022年末提升6.3个百分点。二是推动成都开展产业链群示范。支持成都培育创建9个国家级产业集群,1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国首个跨省国家级集群成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规模达到1.68万亿。指导成都市围绕17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锚定20余个细分赛道,创新探索以“四位一体”工作体系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三是推动成都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协同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支持成都加速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水平打造成渝汽车产业研发制造基地,成渝产业协作经验做法获国家发改委推广,两地汽车零部件配套率超80%。

下一步将继续支持成都构建支柱、新兴、未来产业梯度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赋能的产业体系,在以下重点领域推动产业规模再扩大、配套再完备、生态再优化:聚焦电子信息领域发力高端芯片、柔性显示、工业软件,补链强链,提能升级;围绕汽车产业领域大力引进整车新品牌,导入纯电、混动新车型,加速向新能源转型;支持生物医药领域突出核医药、细胞和基因治疗、体外诊断,创新策源,平台支撑;聚焦新型材料中的动力电池、先进储能、晶硅光伏,突出绿色低碳,赋能优势产业;围绕绿色食品巩固扩大白酒、调味品优势,抢抓预制菜新风口。前瞻布局空天动力、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推进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能级跃升、协同争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推动成德高端能源装备、成眉锂电等产业集群形成国际竞争力,争取更多产业集群入围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二、关于“围绕长板重点产业链的“薄弱缺”环节来招引”建议

一是指导成都完善工作机制。支持成都市全面实行“链长制”,遴选新型显示、航空装备、生物医药等17条优势产业链,建立1个发展规划、1张产业图谱、1套专项政策、1个创新平台、1份企业名录、1个品牌会展的“6个1”工作机制推进产业建圈强链。二是支持成都补链强链。突出项目补链,支持成都持续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招引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领军企业,补齐重要缺失环节和核心生态要素。支持成都引进华虹、京东方、红旗新能源整车等先进制造业项目281个、协议投资5220亿元。支持成都成功举办世界显示产业大会、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签约一批重大补链强链项目。三是推动成都壮大企业主体。实施培优育强,支持成都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上市”。培育“世界500强”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6家,单项冠军11家,独角兽企业10家,规上工业企业4409家,上云企业10.3万家。

下一步将加强省市联动,合力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推动优势产业化点成珠、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支持成都“一链一策”制定招商地图,按“图”寻商、沿“链”招商;“一企一策”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引进总部、培育总部、留住总部。突出专精特新,指导成都用好首支总规模20亿元的专精特新基金,引导企业在细分领域上深耕厚植、发展壮大。

三、关于“依托创新资源丰富优势来孵化”建议

一是支持成都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成都成功获批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疗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加紧建好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二是支持成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玖锦科技“高速数字示波器”等核心产品成功研发并实现量产,翼龙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市占率全球第2,纽瑞特钇炭微球注射液打破进口“卡脖子”局面,迅翼卫通自主研发高增益波导质密传输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三是支持成都加速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华为成都智算中心建成投运,高质量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启动“智改数转”五年行动,指导成都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建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50家,免费为450家企业开展数智化转型评估诊断,14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获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下一步将争取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科技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布局成都。支持成都争创工业云制造国家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和天府数据中心集群。支持成都探索“长期技术合作+短期订单研发”合作模式,“揭榜挂帅”开展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出台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鼓励成都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技术和产品加快研发攻关和孵化转化。强化成果转化,及时兑现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奖补政策,推动新产品新工艺新场景“一条龙”示范应用。

四、关于“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来培育”建议

一是支持成都提升产融合作。指导成都建立“产业基金+债权融资+上市培育+融资担保”金融服务体系。2023年,“壮大贷”已累计为1040家企业放款257.1亿元,在贷余额55.8亿元,其中,共为466户中小微企业新发放贷款54.8亿元。二是支持成都强化用地保障。指导成都实施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新出让工业用地1.26万亩。实施低效工业用地整治专项行动,清理盘活低效用地4434亩。三是推动成都加强能源供应。支持成都持续实施“蓉耀工程”,建成17项重点工程,电网安全承载能力从1650万千瓦提升至1880万千瓦,有效缓解电力紧张。

下一步将支持成都完善构建以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投资基金、领军人物为发展核心的“5+N”产业生态体系。支持成都构建新经济天使投资基金、新经济产业基金、交子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子基金体系赋能产业发展。推动成都深化“亩均论英雄”、工业用地“标准地”等改革,加强工业区块控制线管理,全面推进“工业上楼”。支持成都“一链一策”制定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和工业机器人等人才专项政策,大力引进一批急需顶尖人才、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以及创新创业团队。

再次感谢您对四川、对成都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陈洁;联系电话:18780007623)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4年4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