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42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5-09-26
信息来源:中小企业促进处
浏览量:
字体:

川经信提案〔2025〕105号

柴军委员:

您提出的《建议以MES+SPC为抓手,赋能我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第1427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推进以MES(制造执行系统)与SPC(统计过程控制)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轻量化、模块化工具,有效破解中小企业“不敢转、不会转”困境的建议

我省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构建了省市联动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体系和横向调度与纵向协同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了制造业智改数转供应商资源池,其中包括多种MES、SPC系统。成都、宜宾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全面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全省已培育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47个,打造两大国家级“双跨”平台,有力推动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目前,正在开展供应商推广“小快轻准”产品服务的项目征集,就是专门针对运营商和服务商的支持,对供应商会采用事前抵扣或者事后返还的形式返还企业的智改数转投入,帮助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二、关于强化专项资金引导的建议

我省发挥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每年安排约2亿元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支持成都、宜宾、绵阳、德阳先后入选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预计获得国家奖补资金4.5亿元,支持试点城市打造一批重大示范项目,全面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实“16条措施”,对2024年生产规模1亿元以上的专精特新中小工业企业,政策期内生产规模同比增长10%(含)—20%、20%(含)以上的,省级财政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激励,累计奖补2.5亿元。扩大智改数转补助资金覆盖面,以“揭榜挂帅”方式支持供应商推进全省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方面,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需求,定制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和产品,为中小企业数字化战略规划提供专业指导和优质服务,成都、宜宾、泸州等地开展免费诊断活动,加快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发挥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和成都、德阳等市设立的4只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投资基金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健全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银行机构根据“智改数转”等重点工作,开辟融资贷款绿色通道,开发更有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保障。鼓励各地持续开展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免费诊断工作。   

三、关于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定向培养车间数字化管理人才的建议。 

人才培育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我省全力加强对创新型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快融入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布局。先后实施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四川科技英才培养计划、四川高端引智计划,出台《四川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打造国内知名的数字人才聚集地。支持校企协同创新,深化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为中小企业融合创新搭建广阔平台。持续开展与科技厅、教育厅协同工作,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8个国家、22个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中小微企业咨询服务等。

下一步,我们将落实国家、省的人才政策,把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作为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培育的重要抓手,鼓励中小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和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制定,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组织召开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会议,持续举办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激发企业创新潜力,挖掘创新项目,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创新主体。

感谢您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薛菲;联系电话:028-86262785)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2025年9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